English

“铁娘子”难敌“钢铁公司”

2000-03-23 来源:光明日报 王义浩 我有话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对中国的正式访问,是一次在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撒切尔夫人这次中国之行的重点是中英两国有争论的香港问题。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首相乘坐皇家空军VC10专机抵达北京。在谈到香港问题时,中方代表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中国政府的态度引起了“铁娘子”的强烈反应,她对中国政府以不容商量的决定口吻通知她这件事感到不快,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

1982年9月24日上午,当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她。记者一退场,双方寒暄既毕,撒切尔夫人就气势汹汹地声称,她理解香港主权问题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但中英两国过去就香港问题签订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些都是国际协议,至今仍然有效,因此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中国只能通过协商加以修改,不可单方面予以废除。邓小平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对撒切尔夫人说:“很遗憾,请夫人原谅,中国到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邓小平把手一挥,加重了语气:“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这个问题不容讨论。”

撒切尔夫人是挟着马岛胜利的余威来到中国的,根本不能接受他国加在英国头上的“既成事实”。她认为中国既不遵守国际协议,又不明白香港问题上的“利害关系”。她于是反复地向邓小平陈说,英国如何有“责任和义务”保持香港的繁荣,而香港的繁荣源自港人对香港的信心,对香港的信心又有赖于香港所实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强调这一切归根结底来自英国对香港的治理。她以自以为特有的坦率方式警告说,如果中国现在宣布要收回香港、对英国的治理进行重大改变,那么对香港的信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这将导致大批资金外流,香港经济就会发生崩溃,英国多年建设起来的东西不可避免要毁于一旦。

邓小平听后毫不含糊地回应说:“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他指出,混乱是人为的,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是英国人。他明确地说,中国政府在做出收回香港决定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如果在十年的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撒切尔夫人至此并不死心,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婉转地说,如果香港前景不明朗,美国、日本等国的国际财团会觉得在香港投资太冒险。香港今天的繁荣证明英国的管理是极为成功的。只有在1997年以后英国继续管理香港,才能使他们放心,继续进行投资,香港的繁荣也能得以保持,一个繁荣的香港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她试探着说,如果两国政府能“就香港未来的行政管理的安排达成一项协议”,这些安排切实可行,能赢得信心,香港人民和英国议会可以接受,她就可以考虑主权问题。撒切尔夫人这番话听起来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英国的目的是企图以香港的主权,来换取对香港的继续管治权。

邓小平知道这样的主权实际上是空的,中国决计不能答应。他明确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对于撒切尔夫人希望中国不要立即宣布收回香港的要求,邓小平表示,中国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收回香港,但肯定不能再拖延更长时间了。他建议中英达成协议,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会见最后,两国领导人达成如下对外表态口径:“今天,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本着维持香港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双方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磋商。”

这场会谈比原定时间足足超过了50分钟。撒切尔夫人从人民大会堂出来,似乎有些恍惚,一失足在石头台阶上跌倒。事后有的英国和香港记者对此一语双关地评论道:“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会谈时跌了跤。”的确,邓小平这一席话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撒切尔夫人虽然不知道毛泽东曾称邓小平为“钢铁公司”,但她认识到她碰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强硬谈判对手。后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22轮的艰苦、曲折和长期的谈判,终于就解决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据说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前夕,曾有一些英国人打热线电话责问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要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为什么不能像打福克兰岛(英国对马尔维纳斯岛的称呼——作者注)战争一样对香港动用武力。撒切尔夫人回答,“谁愿意拱手相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